2025年11月13日下午,学院智慧水利与安全研究所在水电馆301会议室成功召开学术研讨会。华南理工大学刘思源教授针对智慧水利的理论、技术与应用作了核心汇报,学院众多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,共同探讨智能AI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创新及应用,会议由智慧水利与安全研究所所长蒋晟教授主持。本次会议旨在全面梳理智慧水利发展现状,明确智慧水利建设顺应数字治水新格局,以数字孪生、智能体和智能装备的一体化研发来支撑流域防洪、水资源管理与调配,从而实现“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”功能,以期形成水工程—环境—人的闭环。

刘思源教授在汇报中提到,治水不仅关乎农业和经济,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应遵循习总书记提出的“十六字”治水方针: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。水利科技正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,“智慧水利”成为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。新时期治水的复杂系统性挑战,已超越传统方法体系有效应对的边界,亟需研究模式的革新。刘思源教授表示智慧水利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:智慧启蒙、智慧形成、智慧能力。要想实现智慧水利就要将水利工程打造为集感知,反馈,自主决策与实时控制能力的“水利智能体”,让每一个闸坝泵站都智能化,在水网范围内形成智能群体,互相配合打通水网水动力时空分布的“堵点”,实现洪涝、水资源短缺、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系统治理。

数据科学领域的进步,为水利研究从经验驱动、机理驱动向数据与机理深度融合驱动的范式变革,提供了历史性机遇。人工智能、自动化、云计算等新兴智能技术在水利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有望更清晰地认知系统、更快速地模拟调控、更精准地管理水。水利行业数字化与AI技术发展需求,促使交叉融合研究迅速升温,成为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“热点赛道”。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,更是一次凝聚共识、明确方向的动员会。推动了智慧水利的发展定位,为服务国家“治水兴国”贡献河海智慧与力量。(图、文/蒋晟)

